好心情说说吧,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!
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
弘一法师读后感
长平之战。赵王受秦国反间计,命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,但赵括只知死读兵书不知随机应变,纸上谈兵使四十五万人白白丧生,赵国损失惨重。从中我们借鉴到了学习知识不能“死”,而是要“活”,要懂得随机应变,懂得准确运用。
楚霸王项羽。诛杀宋义,威震楚国,声名大震。鸿门宴,义放刘邦,虽破釜沉舟,置之死地而后生,大破秦军却在乌江之夜闻得四面楚歌最终无颜面对江东父老,自刎乌江。得民心者得天下。善于用人的汉高祖刘邦,手下三杰韩信、张良、萧何辅佐刘邦完成大业,可见得民心的重要性。
再看唐太宗李世民。结交豪俊,收天下英雄为己用,在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看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,便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,爱民如子,轻徭薄赋。他善于纳谏,听取正确的治国方法,最终开创贞观之治。唐太宗的成功又一次证明了纳谏与得民心的重要性。所以,我们需要在平时生活中广交益友,善于听取别人真诚的劝告。虽然忠言逆耳,良药苦口,但是它们却对自己有很大的利处。
历史是一本集错本,而且是铁皮封面的,其中穿插的竟都是刀光剑影。但是这样的血教训就让我们能够更加的改正自己的错误,让自己不在犯古人犯过的错误。真的感谢司马光先生,假使没有《资治通鉴》,时到今天,恐怕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提供一个轮廓;作为一个读者,我是何等幸运。问题是,读史者的幸运,不一定是造史者的幸运。因为我在其中听到了太多佞臣的假话谎言,和太多人民的哭声喊声。这就让我在缅怀历史的同时,也该从中学到些教训,不让历史重蹈覆辙。弘一法师读后感 篇2书,是人类知识的宝库。不但要好好的利用,还要尽情的去开发它,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拥有它。所谓:读一本好书,就像与一位睿智高尚的人对话。就在睡觉前,我又情不自禁的拿起了一本好书——《绿野仙踪》。
这是一本活泼生动的书籍,作者的奇思妙想,奇特的想象力,把一本童话故事书变得更引人注目。在作者的妙笔生花下,把主人公和故事情节的重点,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。作者正是老一代的美国“童话之父”他叫佛兰克。鲍威,他可以说是一个童话天才,在有生之年写了近100多篇童话作品。真是令人赞叹 查看更多>>
小编本次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句子。
弘一法师小编
1、事当快意处须转,言到快意处须住。
2、临事须替别人想,论人先将自己想。
3、一念疏忽是错起头,一念决裂是错到底。
4、不尽人情,举足尽是危机。不体物情,一生俱成梦境。
5、缓字可以免悔,退字可以免祸。
6、静坐,常思已过。闲谈,莫论人非。
7、知足常乐,终生不耻。知止常止,终生不辱。
8、人生最不幸处,是偶一失言,而祸不及;偶一失谋,而事幸成;偶一恣行,而获小利。后乃视为故常,而恬不为意。则莫大之患,由此生矣。
9、强不知以为知,此乃大愚。本无事而生事,是谓薄福。
10、有才而性缓,定属大才。有智而气和,斯为大智。
11、以淡字交友,以聋字止谤;以刻字责己,以弱字御侮。
12、公,生明。诚,生明。从容,生明。
13、人好刚我以柔胜之,人好术我以诚感之。
14、无事时,戒一偷字。有事时,戒一乱字。
15、修己以清心为要,涉世以慎言为先。
16、处逆境,必须用开拓法。处顺境,心要用收敛法。
17、于作事,必克己谨严,要做到极致。于生活,应戒绝奢华,一切从简。
18、对失意人,莫谈得意事。处得意日,莫忘失意时。
19、喜闻人过,不若喜闻已过。乐道己善,何如乐道人善?
20、人生最不幸处,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;偶一失谋而事幸成;偶一恣行而获小利;后乃视为常故,而恬不为意。则莫大之患,由此生矣。
21、喜闻人过,不如喜闻己过。乐道己善,何如乐道人善。
22、心不妄念,身不妄动,口不妄言,君子所以存诚。内不欺已,外不欺人,上不欺天,君子所以慎独。
23、必有容,德乃大。必有忍,事乃济。
24、以情恕人,以理律己。
25、识不足则多虑,威不足则多怒,信不足则多言。
26、律已,宜带秋气。处世,须带春风。
27、人之侮我也,与其能防不如能化。
28、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。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。
29、在事者,当置身利害之外。建言者,当设身利害之中。
30、一动于欲,欲迷则昏。一任乎气,气扁则戾。
31、事能常足,心常惬。人到无求,品自高。
32、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,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。
33、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。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。
34、盛喜中,勿许人物。盛怒中,勿答人书。喜时之言,多失信。怒时之言,多失体。
35、以虚养心,以德养身,以仁养天下万物。以道德养天下万
查看更多>>1、无事时戒一偷字,有事时戒一乱字。
2、以和气迎人,则乖沴灭。以正气接物,则妖氛消。以浩气临事,则疑畏释。以静气养身,则梦寐恬。
3、不近人情,举足尽是危机;不体物情,一生俱成梦境。
4、谦退是保身第一法,安详是处世第一法,涵容是待人第一法,恬淡是养心第一法。
5、临事须替别人想,论人先将自己想。
6、群居守口,独坐防心。
7、事当快意处须转,言到快意时须住。
8、殃咎之来,未有不始于快心者。故君子得意而忧,逢喜而惧。
9、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,出顺境心须用收敛法。
10、毋以小嫌疏至戚,毋以新怨忘旧恩。
11、寡欲故静,有主则虚。
12、刘念台云:易喜易怒,轻言轻动,只是一种浮气用事,此病根最不小。
13、宜静默,宜从容,宜谨严,宜俭约。
14、以虚养心,以德养身,以仁养天下万物,以道养天下万世。
15、盛喜中勿许人物,盛怒中勿答人书。
16、大着肚皮容物,立定脚跟做人。
17、尹和靖云:莫大之祸,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,不可不谨。
18、轻当矫之以重,浮当矫之以实,褊当矫之以宽,躁急当矫之以和缓,刚暴当矫之以温柔,浅露当矫之以沉潜,豀刻当矫之以浑厚。
19、冲繁地,顽钝人,拂逆时,纷杂事,此中最好养火。若决烈愤激,不但无益,而事卒以偾,人卒以怨,我卒以无成,是谓至愚。耐得过时,便有无限受用处。
20、处难处之事愈宜宽,处难处之人愈宜厚,处至急之事愈宜缓。
21、人性褊急则气盛,气盛则心粗,心粗则神昏,乖桀谬戾,可胜言哉?
22、陈榕门云:定火工夫,不外以理制欲。理胜,则气平矣。
23、气忌盛,心忌满,才忌露。
24、应事接物,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,才见涵养。
25、喜时之言多失信,怒时之言多失体。
26、花繁柳密处拨得开,方见手段;风狂雨骤时立得定,才是脚跟。
27、意粗性躁,一事无成。心平气和,千祥并集。
28、逆境顺境看襟度,临喜临怒看涵养。
29、谦,美德也,过谦者怀诈;默,懿行也,过默者藏奸。
30、涵养,全得一缓字,凡言语,动作皆是。
31、自处超然,处人蔼然。无事澄然,有事斩然。得意淡然,失意泰然。
32、恩怕先益后损,威怕先松后紧。
33、心志要苦,意趣要乐,气度要宏,言动要谨。
34、缓事宜急干,敏则有功;急事宜缓办,忙则多错。
35、一动于欲,欲迷则昏。一任乎气,气偏则戾。
36、凡一事而关人终身,纵确见实闻,不可着口;凡一语而伤我长厚,虽闲谈嬉
查看更多>>弘一法师名言
1、意粗一性一燥一事无成,心平气和千祥骈集。
2、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,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。
3、有才而一性一缓定属大才,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。
4、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,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。
5、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,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。
6、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,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。
7、居处必先一精一勤乃能闻暇,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。
8、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,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。
9、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,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。
10、善用威者不轻怒,善用恩者不妄施。
11、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,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。
12、缓字可以免悔,退字可以免祸。
13、临事须替别人想,论人先将自己想。
14、事当快意处须转,言到快意时须祝。
15、处逆境心需用开拓法,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。
16、金无赤金,人无完人,天然的宝玉总带斑点,只有人造的才会洁白无暇。
17、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;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。
18、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;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。
19、以冰霜之一操一自励则品日清高,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。
20、自责之外无胜人之处,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。
21、总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较,越比越会感觉不顺眼,越不顺眼越会感觉上火。
22、隐忍别人的缺点。
23、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一精一,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。
24、多以自己之长善补别人之短,多看别人的长处,越看越会顺眼,越处越会融洽。
查看更多>>